磺苄西林钠是青霉素吗?磺苄西林钠说明书
磺苄西林钠是青霉素,磺苄西林钠属于广谱的半合成的青霉素。临床上主要用于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以及皮肤和软组织等部位的感染。磺苄西林钠进入人体之后,在体内分布广泛,大部分以原形的形式经过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
磺苄西林钠属于青霉素类药物。而且总体来讲它都属于β-内酰胺类药物,是青霉素的一个更新换代产品。临床上耐药率比较低,对常见的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都有一定的作用,所以临床上是广谱的一个消炎药物。
该药物属于青霉素类,具有特定的化学结构,分子式为C16H16N2Na2O7S2,分子量为4542。磺苄西林钠的通用名为注射用磺苄西林钠,适合以冷冻干燥的形式存在,其外观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这种药物在储存时有特定的要求,需要避免光照,保持密闭状态,并在凉暗干燥的环境中保存,以确保其药效的稳定和安全性。
注射用磺苄西林钠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的冻干粉末药物,其药理作用广泛。它属于广谱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对多种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肠杆菌、沙门菌和志贺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奈瑟菌等革兰阴性菌具有抗菌效果。
磺苄西林钠,也称为磺西林、磺苄青霉素钠或格达西林,是一种广谱的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它的主要适应症是治疗由绿脓杆菌、肠杆菌属、变形杆菌以及对其敏感的其他细菌所引起的系统感染。对于剂量和用法,成人一天的推荐用量为4到8克,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调整,最高可达每日13克。
磺苄西林为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对多种革兰阴性菌如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等有效,同时对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等也有抗菌作用。它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杀菌作用。【药代动力学】肌内注射1g后半小时内血药峰浓度可达30mg/L,静脉推注2g后15分钟血药浓度为240mg/L。
盐酸巴氨西林盐酸巴氨西林片说明书
1、盐酸巴氨西林片说明书 【药品名称】盐酸巴氨西林片 【主要成分】盐酸巴氨西林 【性状】白色或类白色薄膜衣片 【药理毒理】巴氨西林在体内吸收过程中被肠壁非特异性酯酶水解为氨苄西林发挥抗菌作用。
2、【药品名称】盐酸巴氨西林片,通用名为Yansuan Baanxilin Pian,英文名Bacampicillin Hydrochloride Tablets,其主要成分是盐酸巴氨西林,化学结构为1-乙氧甲酰乙氧6-〔D(-)-2-氨基-2- 苯乙酰氨基〕青霉烷酸盐酸盐,分子式C21H27N3O7S·HCl,分子量为5098。
3、盐酸巴氨西林片的使用方法和剂量如下:对于成年患者,通常推荐一次服用0.4克,一日分两次。然而,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剂量可能需要增加,一次可达到0.8克,同样是一日两次。在治疗单纯性淋病的情况下,盐酸巴氨西林的用法有所不同。建议单次服用6克,同时配合丙磺舒1克,进行一次性的口服给药。
4、盐酸巴氨西林是一种药物,使用时应遵循以下说明。首先,该药物宜在空腹状态下服用。这是为了确保药物的吸收效果,避免食物可能降低药效。因此,建议在早晨或晚上睡前空腹时服用。其次,若在使用盐酸巴氨西林期间,患者出现严重的持续性腹泻,应立即停药。这可能是假膜性结肠炎的迹象。
注射用磺苄西林钠使用说明书
用法用量磺苄西林钠的用法一般是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输入人体,依据病情的不同,中度病症的患者一天的使用量应在8克左右,而重度患者的使用量则需要达到20克左右,并且由于人体一次不能接受过多量的磺苄西林钠,在注射时,需要分3到4次进行注射,直至药物吸收。
对于有青霉素过敏史的患者,一般不推荐进行皮试,应考虑使用其他药物。如果必须使用磺苄西林,需谨慎进行脱敏处理,以降低风险。一旦发生过敏反应,立即进行急救。肌注0.1%肾上腺素0.5-1mL,必要时静脉注射稀释后的5%葡萄糖或氯化钠。如症状无改善,半小时后可重复。
本品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尿路感染、软组织感染、心内膜炎、脑膜炎、败血症等。也可用于化脓性链球菌或肺炎球菌与耐青霉素葡萄球菌所致的混合感染。使用方法:肌内注射,一次0.5~0g,一日3~4次,每瓶加灭菌注射用水2~4ml溶解,深部肌肉注射。
磺苄西林钠的使用说明
1、磺苄西林钠的给药方式包括静脉滴注和静脉注射。对于中度感染的成人,一日剂量通常为8克,但对于重症感染或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剂量需要增加至一日20克,建议分4次给予。儿童的剂量则根据病情,每日按体重给予80至300毫克每公斤,同样分4次给予。磺苄西林钠在临床中的应用广泛,适用于多种感染。
2、磺苄西林为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对多种革兰阴性菌如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等有效,同时对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等也有抗菌作用。它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杀菌作用。【药代动力学】肌内注射1g后半小时内血药峰浓度可达30mg/L,静脉推注2g后15分钟血药浓度为240mg/L。
3、【适应症】磺苄西林主要用于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属感染等,如肺炎、尿路感染、复杂皮肤软组织感染和败血症,对于腹腔感染和盆腔感染,推荐与抗厌氧菌药物联合使用。
羧苄西林钠注射用羧苄西林钠使用说明书
通用名:注射用羧苄西林钠商品名:英文名:Carbenicillin Sodium for Injection汉语拼音:Zhusheyong Suobian Xilinna 主要成分:羧苄西林钠,化学名为[6S-(2a,5a,6b)]-[(羧苯基-乙基)氨基]-3,3-二甲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0]庚烷-2-甲酸二钠盐。
注射用羧苄西林钠使用说明书 本品主要成分为羧苄西林钠,化学名为[6S-(2a,5a,6b)]-[(羧苯基-乙基)氨基]-3,3-二甲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0]庚烷-2-甲酸二钠盐。结构式为C17H16N2Na2O6S,分子量424。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
.由于浓度较高的羧苄西林钠溶液可形成多聚体(为致敏区),因此注射液皆须新鲜配制。【药物相互作用】1.本品与琥珀氯霉素、琥乙喊模红霉素、盐酸土霉素、盐酸四环素、卡那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两性霉素B、维生素B族、维生素C、苯妥英钠、拟交感类药物、异丙嗪等有配伍禁忌。
羧苄西林钠注射液的使用方法和剂量如下:对于中度感染,成人每日剂量为8克,可以分为2到3次,通过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儿童剂量则按照体重计算,每6小时为15到50毫克每千克,同样分次注射。在严重感染情况下,成人一日剂量增加至10到30克,同样分2到4次进行静脉滴注或注射。
羧苄西林钠为广谱青霉素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杀菌作用,对多种革兰阴性和阳性菌具有抗菌活性,如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等。【药代动力学】肌内注射和静脉推注后的血药浓度有所差异,如1小时后肌注1g达到38mg/L,静脉推注5g后15分钟和2小时分别为300mg/L和125mg/L。
注射用羧苄西林钠的使用方法和剂量根据感染程度有所不同。对于中度感染的成人,每日剂量为8克,可分2至3次,可通过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给药,儿童则按照体重计算,每6小时为15至50毫克/公斤。在严重感染情况下,成人的剂量会提升至10至30克,同样分2至4次,静脉滴注或注射。
羧苄西林的使用说明书
1、【药品名称】通用名:注射用羧苄西林钠商品名:英文名:Carbenicillin Sodium for Injection汉语拼音:Zhusheyong Suobian Xilinna 主要成分:羧苄西林钠,化学名为[6S-(2a,5a,6b)]-[(羧苯基-乙基)氨基]-3,3-二甲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0]庚烷-2-甲酸二钠盐。
2、由于浓度较高的羧苄西林钠溶液可形成多聚体(为致敏区),因此注射液皆须新鲜配制。尚未在孕妇中进行严格对照试验以排除本品对胎儿的不良影响,故孕妇应仅在确有必要时使用本品。少量本品从乳汁中分泌,哺乳期妇女应慎用或暂停哺乳。
3、羧苄西林钠注射液的使用方法和剂量如下:对于中度感染,成人每日剂量为8克,可以分为2到3次,通过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儿童剂量则按照体重计算,每6小时为15到50毫克每千克,同样分次注射。在严重感染情况下,成人一日剂量增加至10到30克,同样分2到4次进行静脉滴注或注射。
4、羧苄西林钠的用法用量根据不同的感染类型和患者年龄有所不同。针对尿路感染,每日剂量为4~8g,分3~4次通过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给予。对于系统感染或严重的尿路感染,每日剂量为200mg/kg,分次通过静脉滴注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