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石脂的营养价值
1、赤石脂有涩肠;收敛止血;收湿敛疮;生肌的功效;赤石脂主治久泻;久痢;便血;脱肛;遗精;崩漏;带下;溃疡不敛;湿疹;外伤出血。赤石脂治少阴病下利脓血者: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干姜一两,粳米一升。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热,去滓,温服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2、【疗效】 温中健脾,涩肠止痢。主治慢性虚寒痢疾。此粥对久治不愈的寒痢,疗效显著。上面所讲的赤石脂干姜粥的做法还是很简单的,原料也是很容易买到的,关键其营养价值高,也是粥品饮食中很好的选择,味道不仅可口,还能补充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和维生素。
3、具备涩肠,活血,拨毒疮之作用。常见于久泻久痢,大便出血,崩漏带下;中医外治疮疡,久溃,湿疮脓液浸淫。
4、不建议生吃禹余粮、赤石脂和打粉等物品。其中,禹余粮是指芝麻、糯米、大豆等剩余物混合后制成的食品,赤石脂是一种中药材,打粉是指绿豆、薏苡仁等粉末状的食品。这些物品都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但它们在原料上存在一定的致病菌、毒素等问题,如果直接食用可能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5、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著名食用菌。含糖类、蛋白质6克、脂肪0.2克、热量306焦、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有益气、充饥、轻身强智、止血止痛、补血活血等功效。富含多糖胶体,有良好的清滑作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保健食品。它对胆结石、肾结石等内源性异物也有比较显著的化解功能。
赤石脂的功效与作用
赤石脂具有收敛固脱、止血、止腹泻、消炎等作用。其功效广泛,特别是在中医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病症。详细解释: 收敛固脱功效:赤石脂具有较强的收敛作用,能够帮助固脱,常用于治疗一些体虚导致的泄泻、久痢等疾病。其独特的收敛性质可以固涩肠道,减少腹泻次数,缓解症状。
治夜间无梦而遗精:赤石脂有治夜间无梦而遗精的作用,可以用15克赤石脂、15克煨肉豆蔻、30克陈米、15克五味子这四味中药混合后共同研成细末,每次用粟米汤饮服用6克,每日3次。治月经过多:石脂有治月经过多的作用,可以用30克赤石脂与30克破故纸共同研为细末,每次用米汤送服6克。
赤石脂的功效与作用:涩肠止血,因为赤石脂味甘、酸、涩,有收敛止血的功效。久溃不敛,因为赤石脂味甘而温,能益气生肌而调中,外用有收湿生肌、敛疮的效果。止泻作用,赤石脂中含有的四水硅酸铝,有吸附作用,能吸附消化道内的有毒物质。赤石脂,为硅酸盐类矿物多水高岭石族多水高岭石。
赤石脂的功效:涩肠、收敛止血、收湿敛疮、生肌。赤石脂的作用:治久泻久痢、便血脱肛、遗精。用药禁忌:有湿热积滞者忌服赤石脂;孕妇慎服赤石脂;赤石脂恶大黄,畏芫花。赤石脂别名赤符、红高岭、赤石土、吃油脂、红土。
赤石脂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1、赤石脂具有收敛固脱、止血、止腹泻、消炎等作用。其功效广泛,特别是在中医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病症。详细解释: 收敛固脱功效:赤石脂具有较强的收敛作用,能够帮助固脱,常用于治疗一些体虚导致的泄泻、久痢等疾病。其独特的收敛性质可以固涩肠道,减少腹泻次数,缓解症状。
2、赤石脂的功效与作用:涩肠止血,因为赤石脂味甘、酸、涩,有收敛止血的功效。久溃不敛,因为赤石脂味甘而温,能益气生肌而调中,外用有收湿生肌、敛疮的效果。止泻作用,赤石脂中含有的四水硅酸铝,有吸附作用,能吸附消化道内的有毒物质。赤石脂,为硅酸盐类矿物多水高岭石族多水高岭石。
3、治夜间无梦而遗精:赤石脂有治夜间无梦而遗精的作用,可以用15克赤石脂、15克煨肉豆蔻、30克陈米、15克五味子这四味中药混合后共同研成细末,每次用粟米汤饮服用6克,每日3次。治月经过多:石脂有治月经过多的作用,可以用30克赤石脂与30克破故纸共同研为细末,每次用米汤送服6克。
赤石脂功用主治
【答案】:答案:赤石脂散2: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二。赤石脂5克、伏龙肝5克细研为散。每以5克敷肠头,一日三次。功用:收敛固脱。主治小儿痢后,脱肛不收。
在《神农本草经》里注明赤石脂“主养心气,下利赤白,小便利及痈疽疮痔”;《中国药典》记载其功用为“ 涩肠,止血,生肌敛疮 ”。想及张锡纯的病案,不禁叹服!《中国药典》描述赤石脂 赤石脂为 硅酸盐类矿物多水高岭石族多水高岭石 ,主含四水硅酸铝〔Al4(Si4O10)(OH)8 4H2O〕。
[主治用法]用于久泻久痢,大便出血,崩漏带下;外治疮疡不敛,湿疹及角膜炎角膜溃疡。内服煎汤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撤或调敷。[用量] 9~12g;外用适量。[药理作用]内服能吸着消化道内有毒物质及食物异常发酵的产物等。对发炎的胃肠粘膜有局部保护作用,并对胃肠道出血有止血作用。
功用:涩肠固脱,温补脾肾。主治:久泻久痢,脾肾虚寒证。泻痢无度,滑脱不禁,甚至脱肛坠下,脐腹疼痛,喜温喜按,倦怠食少,舌淡苔白,脉迟细。桃花汤(《伤寒论》)组成:赤石脂、干姜、粳米 用法: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6g),日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