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总结一、二、三、四代ALK融合阳性突变靶向药物用法用量,不良反应...
1、克唑替尼(赛可瑞):适用于ALK/ROS1阳性晚期NSCLC,推荐剂量为250 mg bid,可根据不良反应调整剂量。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异常和视觉问题。医保报销乙类,适应症有限。塞瑞替尼(赞可达):单用于ALK阳性晚期NSCLC,推荐剂量为450 mg qd,可根据情况补服。
2、布加替尼(布格替尼、安伯瑞)用于晚期ALK NSCLC,剂量逐步增加,根据不良反应调整。不良反应包括高血压和视觉障碍。同样医保乙类。恩沙替尼(贝美纳)用于晚期ALK NSCLC,225 mg qd,有皮肤毒性等副作用,医保报销乙类。
3、针对ALK融合突变的靶向药物主要包括克唑替尼、艾乐替尼(Alectinib)、色瑞替尼(Ceritinib)、Brigatinib(AP26113)以及劳拉替尼(Lorlatinib,PF06463922)等。克唑替尼是首个用于治疗ALK阳性NSCLC的靶向药物,其客观缓解率高达60%,无进展生存期为8-10个月,总生存期也有显著延长。
4、ALK的靶向药物 ALK融合突变阳性的患者使用克唑替尼可以获益,克唑替尼具有ALK、c-MET、ROS1三个靶点。克唑替尼治疗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客观缓解率达60%,无进展生存期为8-10个月,显著改善并延长的总生存期。
5、针对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第一代靶向药物克唑替尼是首选治疗方案,其具备ALK、c-MET、ROS1三个靶点,治疗效果显著。
6、安伯瑞作为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针对ALK融合阳性患者。其独特的二甲基氧化磷(DMPO)结构增强了与ALK蛋白的结合力,提升了药物活性,并能有效透过血脑屏障,保持脑部血药浓度。同时,它可广泛抑制多种ALK融合类型及耐药突变。布格替尼的用法用量为每日一次,起始剂量为每次90mg,连续服用7日。
恩沙替尼是第几代靶向药
恩沙替尼是第2代靶向药。恩沙替尼归属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代靶向药。恩沙替尼主要是用来治疗晚期ALK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药,这种药物主要用于患者对一代靶向药克唑替尼产生耐药,或是不可耐受克唑替尼副作用的晚期肺癌患者,或者服用克唑替尼后肺癌病变又进展的患者。
NMPA已批准8种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LK-TKI),包括一代克唑替尼、二代塞瑞替尼、阿来替尼、布格替尼、恩沙替尼、依奉阿克,三代洛拉替尼和四代NVL-655,其中大部分药物可医保报销。阿来替尼、布格替尼和洛拉替尼被推荐为首选药物,而恩沙替尼、伊鲁阿克、塞瑞替尼和克唑替尼则列为其他推荐药物。
伊鲁阿克(启欣可):用于治疗克唑替尼耐药患者,推荐剂量为60-180 mg,需注意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医保乙类。第四代药物:如TPX-0131和NVL-655展现潜力,TPX-0131在体外实验中表现出对耐药突变的敏感性,NVL-655获得突破性疗法认定,正在进行临床试验。
恩沙替尼为国内首个2代ALK抑制剂,对未经克唑替尼治疗、克唑替尼治疗后耐药及脑转移的ALK阳性NSCLC患者均有效,且具有较好的血脑屏障穿透能力。劳拉替尼作为第三代ALK抑制剂,且为ALK与ROS-1双重抑制剂,治疗ALK耐药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具有显著效果。
ALK突变是被称为“钻石突变”的靶点,发生在1%-2%的NSCLC患者中。克唑替尼(赛可瑞)、塞瑞替尼(赞可达)、阿来替尼(安圣莎)、布加替尼(布格替尼、安伯瑞)和恩沙替尼(贝美纳)是已获批的一二三代ALK靶向药,主要适用于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伊鲁阿克(启欣可)用于治疗克唑替尼耐药患者,60-180 mg剂量,需注意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医保乙类。第四代药物如TPX-0131和NVL-655展现潜力,TPX-0131在体外实验中表现出对耐药突变的敏感性,NVL-655获得突破性疗法认定,正在进行临床试验。但所有药物的使用均需遵循专业医生指导,不可作为决策依据。
非小细胞肺癌ALK抑制剂耐药后的治疗
治疗1年内一般会出现克唑替尼继发性耐药。尽管有ALK抑制剂持续作用,但是酶主要区域内可能会发生ALK基因扩增或突变。活化其他信号通路的组成部分,如EGFR、HSP90、PI3K/AKT/mTOR等,都可以克服ALK抑制剂、提供可替代的致癌驱动因子。
阿来替尼、布格替尼和洛拉替尼被推荐为首选药物,而恩沙替尼、伊鲁阿克、塞瑞替尼和克唑替尼则列为其他推荐药物。在洛拉替尼时代,抗癌治疗专家对ALK抑制剂耐药性形成机制及治疗策略进行了深入总结,强调分子检测和综合评估的重要性。
对于克唑替尼耐药后的治疗方案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基因突变情况来决定。此外,针对EGFR和ALK双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联合使用EGFR和ALK的抑制剂可提供更全面的治疗策略,但需要权衡治疗副作用。在某些情况下,考虑使用Brigatinib等双靶点抑制剂或参加入组试验,也可能是有效选择。
对于克唑替尼耐药后的治疗方案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基因突变情况来决定。 针对EGFR和ALK双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联合使用EGFR和ALK的抑制剂可提供更全面的治疗策略,但需要权衡治疗副作用。 在某些情况下,考虑使用Brigatinib等双靶点抑制剂或参加入组试验,也可能是有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