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腺癌靶向治疗副作用
1、该药物的治疗对十岁小孩的危害如下:包括但不限于:靶向药物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及皮肤过敏等。靶向药物可能会对患者的免疫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靶向药物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育能力。
2、靶向药物常见副反应,绝大多数人可能只有脸上有皮疹,很严重的皮疹概率并不高。靶向副反应还包括会有轻微拉肚子表现,轻微手指像甲沟炎的表现,但是绝大多数经过药物涂擦后都能够缓解,部分患者使用之后会出现肝功能转氨酶升高,发生比例不高。
3、可以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在口服索拉非尼的过程中,病人可能会出现周身疲乏、高血压、蛋白尿等情况,有的病人还可以出现血小板的减少,抗血管靶向药物主要是贝伐珠单抗,同样可以引起高血压、蛋白尿等使病人痛苦的情况。
4、但运用该药的患者一定要注意副作用。肺鳞癌大多数发生在中央型区域,常常合并有空洞或者血管破坏的情况,因此这类患者要注意有无出现空洞、大出血等副作用。有些部分抗血管生成的靶向药物,可能会造成高血压的情况。因此这类患者要慎用靶向治疗,或者是慎用靶向治疗药物。
5、目前采用靶向药物治疗的晚期肺腺癌患者,总生存时间可以达到26-34个月,部分患者治疗效果甚至可以达5年以上。但如果患者出现脑转移,则生存期可能在6-12个月。一般情况下,患者服用吉非替尼1个月内可能会出现腹泻、皮疹、瘙痒、皮肤干燥、痤疮等不良反应,但通常可逆,对症处理即可。
肺腺癌无基因突变能靶向治疗吗
1、所以没有基因突变不建议使用靶向药物,因为没有疗效,还可能会耽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
2、如果患者未检测到已知的基因突变,则意味着无法进行靶向治疗,可能只能选择化疗、放疗、免疫治疗。而化疗不仅对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对周围正常细胞也有杀伤作用,因此并不是所有肺癌患者都能够承受化疗。
3、肺腺癌伴有骨转移没有驱动基因突变可以进行靶向治疗。目前在肺腺癌晚期靶向治疗中可以分成两类靶向治疗药物:针对肿瘤细胞本身靶向治疗;针对肿瘤周围微环境新生血管的靶向治疗。
4、即使有明确的驱动基因突变的肺腺癌,如果到中晚期,失去手术切除的机会,一样是不能治愈的。只是如果肺腺癌能找到明确基因突变,在治疗上,尤其是晚期突变型肺腺癌的治疗上选择会更多一些。而如果肺腺癌找不到有意义的基因突变,在过去的靶向治疗时代,就只能化疗或化疗联合放疗,没有靶向治疗的机会。
肺腺癌靶向治疗生存期
目前采用靶向药物治疗的晚期肺腺癌患者,总生存时间可以达到26-34个月,部分患者治疗效果甚至可以达5年以上。但如果患者出现脑转移,则生存期可能在6-12个月。一般情况下,患者服用吉非替尼1个月内可能会出现腹泻、皮疹、瘙痒、皮肤干燥、痤疮等不良反应,但通常可逆,对症处理即可。
肺腺癌病人晚期吃靶向药,一般的存活期可能是2-3年,也可能是3-5年的时间。有些肺腺癌晚期的病人吃靶向药之后疗效会比较好,可能存活7-8年的时间,甚至是存活更长的时间。还有些肺腺癌晚期的病人吃靶向药物效果并不好,生存期可能会缩短到一年左右的时间。
目前,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第三代药物(NCCN临床实践指引推荐使用长春瑞宾,或吉西他滨,或紫杉醇等)的化疗方案是晚期肺癌的标准一线治疗,其有效率在20-30%之间,中位生存期7-9月,1年生存率31-36%,2年生存率10-13%。
肺腺癌没有基因突变吃靶向药有效吗
如果肺腺癌病人在基因检测当中没有发现特定基因突变,一部分靶向药物不可以吃,但是仍然有一些口服的靶向药物适合没有基因突变的病人服用。肺腺癌病人如果存在着EGFR基因敏感突变,可以采用吉非替尼、奥希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等靶向药物进行治疗。
肺腺癌伴有骨转移没有驱动基因突变可以进行靶向治疗。目前在肺腺癌晚期靶向治疗中可以分成两类靶向治疗药物:针对肿瘤细胞本身靶向治疗;针对肿瘤周围微环境新生血管的靶向治疗。
若为肺腺癌且伴有EGFR突变阳性者,靶向药物治疗效果较好,有效率可达70%-80%;若为肺鳞癌或肺腺癌未发生基因突变者,靶向药物有效率较低。若患者ALK基因或ROS基因突变阳性,可选择克唑替尼进行治疗。另外,与化疗药相比,靶向药物具有给药方便、携带方便、副作用小、疗效好等优点。
肺腺癌基因检测未突变,多提示患者经基因检测后未检测到已知的基因突变,这种基因检测的目的是通过明确基因突变后,能够合理选择相应控制基因突变点的靶向治疗药物。肿瘤的发生发展可能与某一个靶位点的基因突变有关,可能存在某种靶向药物针对某一个基因突变疗效较好,这就是靶向治疗。
肺腺癌中期是否可以使用靶向药
肺腺癌中期除手术治疗外,还需以下术后辅助治疗:化疗,化疗优缺点非常明显,在杀死更多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杀伤自身正常细胞,副作用较大;分子靶向治疗,需要对肿瘤细胞进行基因分型,了解基因分型,了解是否有对应靶向药,通过口服靶向药,可以达到比较良好的治疗效果。
如果是肺腺癌,做基因检测显示有基因突变,可以首选口服靶向药物治疗,比如可以口服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奥希替尼等。如果肺腺癌患者做基因检测没有基因突变,一般不适合口服靶向药物,需要首选化疗,也可以考虑使用抗肿瘤血管生成的靶向药物,如贝伐单抗联合化疗。
如果是晚期肺腺癌就要以全身化疗为主,如果EGFR、ALK基因有突变或者ROS-1基因有融合,也可以口服靶向药物治疗。
对于早期的肺腺癌,如果患者能够耐受手术,尽可能采用手术切除治疗;对于中晚期肺腺癌,如果患者已经失去手术机会,可考虑靶向药物治疗,目前靶向药物治疗肺腺癌可作为一线治疗方案,但应用靶向药物治疗的前提是要对患者进行EGFR基因检测,如果患者存在EGFR基因突变方可进行,即口服吉非替尼片。
肺腺癌靶向治疗的效果
1、吉非替尼主要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中EGFR19基因缺失和21基因突变的患者,可以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不同患者能活多久有一定差异。口服吉非替尼治疗的有效率可以达70%以上。目前采用靶向药物治疗的晚期肺腺癌患者,总生存时间可以达到26-34个月,部分患者治疗效果甚至可以达5年以上。
2、一半以上的亚洲肺腺癌患者存在驱动基因突变,可以选择靶向治疗药物,而且疗效明显优于化疗,甚至有的患者的生存期可以延长4-5年。肺癌靶向治疗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而且副作用比较小,患者依从性比较好。
3、肺腺癌晚期吃靶向药物,一般能够延长1-2年的寿命,肺癌的病人如果能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大部分病人通过根治性的手术切除,一般可以彻底治愈。
4、一般情况下,肺腺癌晚期出现远处转移、多发转移,这时候如果肺腺癌有基因突变,就可以进行靶向治疗,靶向治疗2个月以后就可以发现肿块,包括原发灶和转移灶会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有时候肿块也会完全消失。
5、肺腺癌患者如果出现骨转移,则属于晚期疾病,如果患者能够应用靶向治疗,则生存期可以明显延长,通常可以达到2-3年,甚至更久,但由临床因素和病理因素共同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