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氨酸理化性质
酸碱性:它的pH值约为5至5,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保证了其在特定环境中的化学稳定性能。溶解性:在溶剂方面,亮氨酸在甲酸中溶解度较高,能轻易溶解;而在水中,尽管溶解度较低,但仍可适度溶解。在乙醇或乙醚中,其溶解度极低,几乎不溶于这些有机溶剂。
外观与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熔点:332℃(消旋体),293~295℃(左旋体)酸碱性:pH约为为5 ~5溶解性:本品在甲酸中易溶,在水中略溶,在乙醇或乙醚中极微溶解。
具有疏水性。这类氨基酸包括:甘氨酸(Gly, G)、丙氨酸(Ala, A)、缬氨酸(Val, V)、亮氨酸(Leu, L)、异亮氨酸(Ile, I)、甲硫氨酸(Met, M)、苯丙氨酸(Phe, F)、脯氨酸(Pro, P)和色氨酸(Trp, W)。
种氨基酸按理化性质可以分为以下四组:第一组是非极性、疏水性的氨基酸,主要包括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以及蛋氨酸,这些氨基酸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倾向于聚集在疏水区域。第二组是极性、中性的氨基酸,包括色氨酸、丝氨酸、酪氨酸、半胱氨酸。
理化性质就是旋光性不一样吧,毕竟是旋光异构嘛,呵呵,其他的不知道有什么不一样 生理功能,好像D-Leu只在细菌肽聚糖里出现,而L-Leu是组成蛋白质的重要材料。呵呵。。再详细的就要去查书了 呵呵。
亮氨酸中国药典2010版
1、中国药典2010版对亮氨酸有明确的规定,其质量标准如下:含量要求:亮氨酸的含量必须达到或超过95%。这种化合物通常表现为白色晶体或结晶性粉末,无明显气味,略带苦味。它的特定旋转度(D比旋度)应该在+19°到+16°之间,这是其独特鉴定特征的一部分。
2、药品名称:乌苯美司,其通用名为N-[(2S,3R)-4-苯基-3-氨基-2-羟基丁酰]-L-亮氨酸,英文名为Ubenimex。
3、其化学成份与青海产自然虫草成分类似,含有 腺嘌呤核苷、脲嘧啶核苷、甘露醇、麦角甾醇及天门冬氨酸、谷氨酸、苏氨酸、甘氨酸、赖氨酸、丝氨酸、丙氨酸、亮氨酸、脯氨酸等19种氨基酸和锌、钾、锰、 磷、硒等元素以及维生素BB维生素E等多种成分。
4、版药典将多糖及其衍生物甘露糖含量列入定量检测指标。石斛属植物中最先进行分离并确认结构的化合物是生物碱类成分。20世纪30年代,铃木秀干第一次提取并分离出石斛碱(Dendrobin)。但至今铁皮石斛的小分子化学成分还不清楚,其总生物碱的含量为0.02%。
什么是“亮氨酸拉链”?
1、【答案】:这是真核生物转录调控蛋白与蛋白质及与DNA结合的基元之一。
2、亮氨酸拉链名词解释如下:亮氨酸拉链(leucine zipper)是由伸展的氨基酸组成,每7个氨基酸中的第7个氨基酸是亮氨酸,亮氨酸是疏水性氨基酸,排列在螺旋的一侧,所有带电荷的氨基酸残基排在另一侧。当2个蛋白质分子平行排列时,亮氨酸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二聚体,形成“拉链”。
3、亮氨酸拉链是蛋白质的模体结构。亮氨酸拉链介绍:亮氨酸拉链(leucinezipper):出现在DNA结合蛋白质和其它蛋白质中的一种结构基元(motif),即模体。当来自同一个或不同多肽链的两个两用性的α-螺旋的疏水面(常常含有亮氨酸残基)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圈对圈的二聚体结构时就形成了亮氨酸拉链。
4、亮氨酸拉链(leucine zipper)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结构,由一系列亮氨酸氨基酸组成。在这些亮氨酸氨基酸中,每隔7个氨基酸就有一个亮氨酸出现。亮氨酸是一种疏水性氨基酸,通常位于蛋白质螺旋的一侧,而带电荷的氨基酸则位于另一侧。当两个蛋白质分子平行排列时,它们的亮氨酸之间会产生相互作用,形成二聚体。
5、在生物化学领域,我们遇到一种名为亮氨酸拉链(leucine zipper)的特殊结构,它在DNA结合蛋白和多种蛋白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这种结构由一种特定的氨基酸序列构成,其中每七个氨基酸中,第四个位置的氨基酸通常为亮氨酸,亮氨酸以其疏水特性而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