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葵子的功效与作用
1、冬葵子的别名叫葵子、葵菜子,还有茼麻子,在临床的功效是利水、滑肠、下乳。在应用过程中,可以应用冬葵子治疗比较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比如急性的肾盂肾炎、急性的尿道炎、急性的膀胱炎等,还有乳汁不畅,特别是产后乳汁不行、乳房作痛,还有肠梗阻,也是冬葵子的治疗方向。
2、《得配本草》则指出,它还能够作用于足太阴经气分。《本草求真》认为,冬葵子对胃、大小肠也有所影响。此药的主要功效包括利水、滑肠以及下乳。临床应用广泛,可用于治疗二便不通、淋病、水肿,特别对于妇女乳汁不行或乳房肿痛的情况,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3、冬葵子在临床应用广泛,其甘寒滑利的特性使其在多种病症中显示出独特功效。首先,对于淋证,特别是热淋,冬葵子可与石韦、瞿麦、滑石等药物合用,如《证治汇补》中的石韦散,具有利尿通淋的作用。针对血淋及妊娠子淋,冬葵子单味即可使用,《千金方》中已有记载。
4、冬葵子从中医角度来讲,具有凉血解毒,同时还有利尿消肿和通乳、通便的作用。首先可以用于治疗热毒内盛的一系列疾病,如热毒集中于上焦,患者可以表现为咳嗽、咽痛,还可以表现为目赤肿痛,往往此类患者舌头比较红,舌苔比较黄。
5、冬葵子是一个中药材,是锦葵科植物,野葵和冬葵的果实经过炮制入药得到的一个中药材。药性是偏寒的,味道是甘,归大肠、小肠还有膀胱经,主要的功效就是利水通淋、滑肠通便,还有下乳,在中医上常来治疗淋病,还有水肿、大便不通以及乳汁不行。
冬葵子药理作用
1、治血痢、产痢:冬葵子为末,每服二钱,入腊茶一钱,沸汤调服,日三。(《圣惠方》) 治面皯疱令光白:冬葵子炒研、柏子仁别研、白茯苓去黑皮,各三两。上三味,捣研为散。每服二钱匕,温酒调下,食后临卧。(《圣济总录》冬葵子散)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入散剂。
2、功效与作用:冬葵子具有利水、润肠、通乳的功效。它可以用于治疗二便不通、淋病、水肿等症状。此外,它还可以用于治疗妇女乳汁不行、乳房肿痛等问题。使用注意:冬葵子性寒滑利,脾虚肠滑者应忌服,孕妇也应慎服。用量:冬葵子的用量一般为6至15克,可以入丸散使用。
3、冬葵果是一种不太常见的中药,一般这种药物其实不仅仅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少见,即便是在一些中药方剂里面也是很少见的,我们可以了解到我们生活中很少会见到有药物里面是有冬葵果的成分的。那么,一般冬葵果都有哪些功效作用呢?【中药名】冬葵果dongkuiguo【别名】葵子、葵菜子、冬苋菜、滑滑菜、土黄芪。
冬葵子别名是苘麻子吗
冬葵子的别名不是茼麻子,冬葵子别名是葵子。冬葵子分布在全国各地。种子含脂肪油及蛋白质。鲜冬葵含单糖8-4%,蔗糖1-6%,麦芽糖5-8%,淀粉2%。冬葵子果实由7-9个小分果组成,呈扁平圆盘状,底部有宿存花萼。分果呈橘瓣状,直径5-2mm,较薄的一边中央凹下。
冬葵子实际上是苘麻子的别称。苘麻子来源于锦葵科植物苘麻的成熟种子。 苘麻子的功效包括清热利湿、解毒和退翳。 它常被用于治疗赤白痢疾、淋病涩痛、痈肿和目翳等问题。建议的用量大约在3到9克之间。
冬葵子,通常被称为葵子,其别名并非茼麻子。这种植物在中国各地均有分布。其种子含有脂肪油和蛋白质成分。新鲜的冬葵子含有8-4%的单糖、1-6%的蔗糖、5-8%的麦芽糖以及2%的淀粉。冬葵子的果实由7-9个分果组成,这些分果呈扁平的圆盘状,底部有着宿存的花萼。
冬葵子与茼麻子并非同一植物,其学名正确的是葵子。 冬葵子在中国各地普遍生长。 冬葵子的种子含有脂肪油和蛋白质成分。 新鲜冬葵子中的糖分以单糖为主,含量在8-4%,蔗糖、麦芽糖含量分别为1-6%、5-8%,淀粉含量为2%。
冬葵子与茼麻子是两种植物,药效也是不同的,现在市场上打苘麻子当成冬葵子用,实则误人。冬葵子甘寒,入大小肠膀胱经。功用主治利水,滑肠,下乳,治二便不通,淋病,水肿,妇人乳汁不行,乳房肿痛。痈疖毒热内攻,末出浓者。下胞衣。苘麻子味苦,平,无毒。